陕西省学业水平考试地理复习资料

发布于2022-01-12 21:22:40
2个回答
admin
网友回答2022-01-12
必修一 必修一复习资料 1、 不同级别人天体系统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2、 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太——水、金、地、火、(小行星带)木、土、天王、海王 3、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直接为地表提供光能和热能,维持地表温度,为生物繁衍生长、大气和水体运动等提供能量。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因其取之不尽、稳定、廉价又无污染的特性,已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 4、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黑子(光球)影响降水 耀斑(色球)发生磁暴电离层的扰动,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太阳风:极光 5、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客观:a、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地球处于一个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b、地球所处的光照条件稳定。 自身条件:a、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能接受到的太阳光热适中。适合的温度和液态水。 b、太阳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形成大气层和氧气。 c、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适中,日较差和年较差都不大。 6、地球的普通行:从运动特征来看,地球与其他七大行星十分相似;从结构特征来看,地球与水、金和火星有许多共同之处。(自转公转周期、质量、体积等) 7、 方向 周期 角速度 线速度 自转 自西向东、 北逆南顺 1恒星日 23时56分4秒 15°/h 两极点为零 由赤道向两极依次减小 公转 自西向东 1恒星年 365d6h9分10秒 近日点远日点慢 8、昼夜更替: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地球自转 9、地方时:由于地球自西向东在自转,同纬度的地方看见日出的时刻就会有早晚,这种因经度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 10、区时:地球上以经度15°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经线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准时——区时。 11、区时的计算:东加西减 12、地转偏向力地表形态的影响:南左北右、赤道不偏 例子:大气环流、河流的侵蚀和沉积、洋流 13、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赤道上昼夜平分,都是12小时。 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北半球昼长夜短,且维度越高,昼越长,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最大值,极昼范围也最大。春秋分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冬半年反之。南半球反之。 14、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向南北两侧依次递减。 15、四季更替的原因和规律:地球上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时间变化,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少不同,造成地球表面的季节更替。赤道两侧的低纬度地区,全年皆夏,高纬度地区,全年皆冬,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最为明显。 16、地球的圈层结构和特点:地壳是地球表面一层薄薄的、由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它是一个连续的圈层,大陆部分较厚,大洋部分较薄。 地幔介于莫霍界面古登堡面之间。在地幔上部存在一个塑性物质组成的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与地壳主要由岩石组成,构成岩石圈地核以古登堡面与地幔分界。 17、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 18、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 岩浆岩:是岩浆活动的产物,常见的有花岗岩和玄武岩。 沉积岩: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形成,常见的有石灰岩、砂岩和页岩等。有层理结构、含有化石。 变质岩:地壳中原有的岩石,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矿物成分和结构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而形成的岩石,常见的有大理岩板岩片麻岩等。 19、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结果 内力 作用 地球内部的热能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 外力 作用 地球外部的太阳能 地球重力能 地表物质的侵蚀、风化、搬运、堆积作用 削高填平,使地表趋于平坦 20、褶皱:地壳运动产生强大的挤压力,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有向斜背斜两种形式。背斜 岩层向上拱起,在地貌撒谎能够常常形成山岭;向斜岩层向下弯曲,在地貌上常常形成谷地 或者盆地。但是,有些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裂隙比较发育,容易遭受侵蚀而成为谷地, 而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层变得紧实,不易遭受侵蚀反而形成山岭。 断层: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强度,岩层发生断裂,并沿断 裂面发生明显的错动、位移。 背斜储存石油、天然气,向斜中容易找到低下水;隧道和水库建设,则应尽量避开断层。(要 求学会画图、看图、通过图会做题) 21、流水和风力:侵蚀、搬运、沉积作用(要能够举例和判断,理解对地表作用的塑造) 22、大气圈的组成:干洁空气、少量的水汽和固体杂质。 氮是干洁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地球生物体内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氧是大气中含量 次多的成分,是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含量虽少,是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的原料,也是调节地表温度的重要气体。臭氧能够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 外线,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23、大气的结构: 对流层:贴近地面的大气最低层,集中了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固体杂和几乎3/4的大气。气温随高度增高而降低,对流运动显著,各种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层。越接近赤道,对流层越厚,逐渐向高纬依次降低。 平流层:包含着臭氧层,气温随高度增高而降低,以平流运动为主,利于高空飞行。 高层大气:密度下,处于高度电离状态,能反射无线电波。 24、大气的受热过程:37页图2-2-4 25、热力环流是由于地表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基本形式。(要求会画图,解释有关现象) 26、风形成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存在,根本原因,地表受热不均。风向(39页图)会分辨高空和近地面风向的差别。 27、全球气压带风带(40页图2-2-11)画图,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冬季南移。学会运动该图分析洋流、气候以及自然带。 28、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东亚季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南亚季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29、锋面:冷暖气团的交界面。锋面附近尝伴有云、雨、大风的天气。暖气团由于暖而轻,在锋面的上方,冷气团由于冷而重,在锋面的下方。学会绘制冷暖锋的示意图。 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暖气团*抬升,冷锋雨区出现与锋后,过境时,阴雨、刮风等天气。过境后,天气转晴,气温和湿度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暖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暖气团徐徐爬升,形成连续性的降水,雨区位于锋前。 准静止锋:连续性多云和降水天气,昆明准静止锋华南准静止锋。 30、气旋(低压)近地面风向是四周向中心辐合,中心气流上升,形成降水。台风就是夏秋 季节热带洋面上形成的气旋。 反气旋(高压)中心向四周辐散,垂直方向上的气流下沉,形成晴朗天气。我国北方秋季“秋 高气爽”,华南地区的伏旱天气。 31、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自然界的水在地球表层通过哦蒸发、降水、地表径流等 32、 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分为:海陆间的循环(最重要)、陆上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33、 水循环的意义:a、实现了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的相互联系,促进了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更新,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b. 对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之间的热量传输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c. 流水侵蚀作用改造着地表形态。d. 促使地球表层各种化学元素的迁移。 34、 河流补给:雨水补给、地下水补给冰雪融水补给、永久性冰川补给(学会分析每种补给方式汛期出现的时间) 35、 洋流:海洋表层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叫洋流,又叫海流。最为寒流和暖流。 36、 洋流的分部规律:50页图2-3-6 37、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a、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b、形成渔场c、对航行的影响d、对污染物的影响 37、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主要表现在地理环境各要素及其组合上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取决于不同地域物质、能量分布的不同状况。 自然带的产生:不同的地域,所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不同,水热状况和组合状况不同,形成不同的代表性的植被和土壤,并在地球上成带状分布,构成自然带。 38、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赤道到两极(热量)沿海向内陆(水分)垂直地域分异(水热组合) 39、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40、 海洋对大气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输送大量的热能来改变大气运动,而大气对海洋的作用,则是通过风的驱动作用将动能传输给海洋。 41、 桂林山水的成因:岩石条件、气候条件、生物条件、水文条件 42、 自然资源: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能量。A、分布的不平衡性b、资源的联系性c、数量的有限性d、利用的发展性(特别注意土地资源与不同时期人类的关系) 43、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适度开发;人类要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集体利益结合起来;在开发利用过程中高度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调动广大公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4、 洪灾的形成原因:自然原因:强降水、大量冰雪快速融化、冰凌堵塞河道;滑坡、泥石流堵塞河道;自然和人为因素导致的堤坝溃决;汇水速度大于排水速度。 人为原因:植被破坏、围湖造田。 45、 危害:冲毁房屋、淹没农田、道路、村镇造成工业、农业财产损失、人畜伤亡引起瘟疫和传染病的爆发。 使得水、电力、交通、能源等供应中断城乡商业活动的停止和生活秩序的紊乱 46、 气候变暖的影响: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导致海平面上升;可能导致干旱、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增加;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
admin
网友回答2022-01-12
我是你的地里导师 你直接来找我 不要再网上找了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