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phaGo赢了柯洁,这个不叫人工智能,它就该这样,那就是它最擅长的东西。真正的人工智能是什么,它赢不了柯洁,恼羞成怒,拿起棋盘往柯洁脑袋上砸,这个才是!”
台下观众笑成一片。
2018年的“IDG资本私享会”上,科幻文学《三体》的作者刘慈欣用幽默的例子,阐述了自己对人工智能的理解。
私享会上,主持人多次提及人工智能是否会威胁到人类自身的问题,刘慈欣均表示以目前的AI水平,距离电影里面的强人工智能,还有着不小的差距。以往人们根据机器能否通过图灵测试(指测试者与被测试者(一个人和一台机器)隔开的情况下,通过一些装置向被测试者随意提问。进行多次测试后,如果有超过30%的测试者不能确定出被测试者是人还是机器,那么这台机器就通过了测试,并被认为具有人类智能),来判断机器是否具备人类智能。
但刘慈欣认为,能通过图灵测试的不一定是人工智能,但能通过测试却假装通过不了的,才是真正具备了人类智能。显然在他心里,光会检索、分析数据还算不得人工智能,要有自主意识和真实情绪,才算是与人类“无二”。
难道说,我们使用了这么多年的人工智能,都是“伪AI”?
拥有人性的AI,才是真正的人工智能
曾有一个微博主在网上发起过一个提问:“你用过的最好用的和最鸡肋的日用电子产品是什么?”
好用的回复大都是电动牙刷、挂烫机、护眼仪之类的,而比较鸡肋的那一栏回复,扫地机器人占据多数。网友们纷纷吐槽自家的智能机器人像个“智障”,不是扫着扫着就开始漫无目的地转圈圈,就是推着自家宠物的毛发或是粪便满屋跑,更有甚者,还会“固执地”一下一下撞击床脚,像是要顺着床脚向上爬......
这几年热度不断的AI技术,应用到实际生活里却宛若“人工智障”,是我们的打开方式不对,还是人们对于AI技术的期望过高?机器是否真的能像人类一样自主思考吗?
“人工智能”这一概念最早源于1956 年的Dartmouth学会。关于其定义,一直众说纷纭。美国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尼尔逊教授曾为其下过一个定义:“人工智能是关于知识的学科――怎样表示知识以及怎样获得知识并使用知识的科学。”而麻省理工学院的温斯顿教授则认为:“人工智能就是研究如何使计算机去做过去只有人才能做的智能工作。”
这些说法拗口而笼统,但却反映了人工智能的基本思想和基本内容,即通过研究人类智能活动的规律,构造具有一定智能的人工系统。
而一个多月之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Thomas J.Sargent(托马斯·萨金特)一语道破了人工智能的运行法则:“人工智能其实就是统计学,只不过用了一个很华丽的辞藻,其实就是统计学。所有的人工智能利用的都是统计学来解决问题。”
至此,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理解只停留于理论概念和统计学层面。直到不久前,AI领域专家李飞飞宣布斯坦福开启以人为中心的AI计划,试图让机器可以识别出语气语态、表情互动、情感起伏等对人类而言真正重要的细微差别,“拥有人性的AI”才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并被寄予期待。
AI,正从一个冷冰冰的高智商工具,逐渐进化成为有思想、有温度的生活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