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没被录取怎么办 征集志愿不要盲目挤热门专业

发布于2022-01-13 03:20:16
2个回答
admin
网友回答2022-01-13
高考征集志愿,是在招生过程中,原报考这个志愿的人数不够,只能通过再征集志愿,才能录取到计划招生的人数。而补录是在开学后,录取的学生放弃这个学校,在校生人数没有达到招生计划,再补充录取学生就叫补录。其实在志愿录取期间,补录志愿与征集志愿的概念基本上是一样的,只是一般在录取结束新生开学时期的的补录,不再使用“征集志愿”的说法。征集志愿是为每批次第一轮投档录取结束后,没有被录取的考生提供的本批次重新填报志愿的机会,有些考生借此机会顺利被录取,但也有很多考生虽然参加了征集志愿但仍被高校拒绝在门外。面对征集志愿,考生只有对其进行详细了解,并抓住征集志愿这次亡羊补牢的机会,明白了填报的方法,注意了填报的事项,才能提高自己在征集志愿阶段被录取的几率。填报征集志愿的注意事项: 1.先查询录取结果再填报征集志愿 2.注意多次征集的情况 3.征集志愿阶段,高校的录取分数未必会降低 4. 征集志愿不能仅参考高校正常录取阶段的录取分数 5.不盲目挤“热门”高校和专业
admin
网友回答2022-01-13
到底报考哪所大学、选择哪个专业、哪个专业就业前景好等仿佛成为决定孩子命运的大事。不少家长认为孩子涉世未深,没经验、不懂事,因此,家长们希望掌握更多的信息,搜索招生简章和专业介绍,找有经验的人参谋,唯恐一时的不当选择会影响孩子终生的发展。 高考结束后,山东一位考生父亲打来电话,咨询女儿报考专业的事情。女儿是文科生,学习成绩在班级属于中等偏上,语文比较突出,其他各科较平均。可在山东那么严峻的高考竞争形势下,依照孩子的成绩,预计也就能上个一般的二本。父亲在国税局工作,今年系统内对于职工子女参加高考的有政策,只要考生达三本线就可以上对口的院校,而且毕业后税务系统直接接收。这是多么好的机会!可女儿却执意不从,她想报考当地一所大学中文系。孩子的母亲却认为学中文没有什么发展前途,不知名的大学中文系毕业生,顶多也就是去中学教书,跟税务部门的工作是无法相比的。 交谈中,父亲多次唉声叹气,这让咨询师很好奇。经进一步了解,原来父亲是山大经济系的本科毕业生,80年代中期的经济专业那可谓炙手可热,他能够考进山大学习财政专业,令周围人着实羡慕。可他自己知道,这个选择只是听从了老师和父母的建议,他本想报的是另一所著名大学的历史系,却遭到了老师和家长强烈反对。这位父亲说,他自己酷爱历史。祖上在当地算是名门望族,家里存有一些字画、瓷器等,自己小时候就对这些东西饶有兴趣,喜欢听老人们讲这些东西。那时他就立志将来考上大学从事藏品研究或考古工作。 这位爸爸笑着说,当时谁能料到20年后的今天,对于收藏的研究是这么火热。可老天作弄人,竟让他在自己并不喜欢和擅长的经济、行政领域摸爬滚打这么多年。虽然现在工作干得也不错,但他知道,自己付出的比别人要多得多,而且工作中是完全体验不到自己在业余时间潜心研究藏品时那种愉悦的。这位父亲慨叹,一个人如果从事的工作和自己的爱好能够一致起来,那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女儿从小酷爱读书,进入初中后,受一位语文老师的影响,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余时间阅读了大量现当代文学作品。这些东西对于她的同学来说,都是“老土”,女儿却如醉如痴。家长也试图阻止过,却无功而返。孩子文笔非常好,在中学生作文大赛中多次获奖,还时不时写点“豆腐块”在当地报纸上发表。按说女儿选择中文专业应该是最合适的,可现实却让父亲处于两难境地。 选择专业是很重要,现在的选择可能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行业。专业的选择是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绝不能盲目跟随流行,更要考虑自身条件、个人兴趣、特长、发展潜力等。现实中,很多考生向往和羡慕“热门”专业。而所谓的“热门” 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需求比较强烈、薪水较高或比较新潮的专业,它是紧随社会和市场行情不断变化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具有周期性规律的,现在看起来“热”的专业,未必将来持续热。就如案例中父亲所言,他高考时绝没料到今天的收藏业会是如此火暴。 一个人只有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才能激发出极大的学习热情、探索欲望和创造力,更多体验到学习带来的愉悦。因此在孩子选择专业时,不必过于关注专业的“冷”和“热”,即使长盛不衰的“热门”专业,如果孩子不喜欢,也是难以出成就的。 案例中的父亲对女儿专业选择的矛盾心情,我们能够理解。根据他个人的经历和感受,从他内心来讲是希望女儿遵从她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她喜欢的专业,可社会的现实中行业之间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等的巨大差别,又让父亲在女儿专业的选择上难以摒弃一些功利的想法。案例中的女儿有独立的自我意识、不盲从,能够体察自己内心的真正需要,这是难能可贵的品质。凭着孩子的文学天赋以及对文学的执著,说不定将来能成为文坛名匠呢! 孩子报考志愿是非常重要的,它一定程度上决定一个人未来的奋斗目标和发展方向,专业选择的失误可能会给孩子留下终身的遗憾。在报考志愿时,需要家长做孩子的“参谋”, 帮助孩子做出更科学、更理性的选择。 (1) 孩子报考志愿、选择专业最好先做职业规划 通过专业的职业倾向心理测评,了解个人的兴趣、能力和人格特点,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适合的专业或更适合从事的工作,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以便做出恰当的选择。 (2) 填报高考志愿时,应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辩证地看待“冷”、“热”专业 要充分考虑个人的高考成绩、社会发展、未来的就业等客观因素,着重考虑自己的兴趣和潜力以做出明智的选择。而对于眼前专业的“冷”、“ 热”, 更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现在不是热门的专业也许5年、10年之后,这方面的人才就会供不应求。 (3) 家长要根据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对孩子加以引导 毕竟孩子的社会经验相对欠缺,但家长一定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家长只是提供成熟的建议,而绝不能代替孩子做决策。有些时候,孩子对报考的规律、一些专业的行情等可能比家长了解更深刻,而且对个人的理想、特长、自身条件等把握更准确。因为现在学生的知识结构、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好多家长是比不了的。所以家长和孩子要共同协商,以帮助孩子做出恰当的选择。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