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千万人吾往矣. 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发布于2022-01-13 05:27:34

虽千万人吾往矣. 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1个回答
admin
网友回答2022-01-13
原文: 公孙丑问曰:「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如此,则动心否乎?」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动心。」 曰:「若是,则夫子过孟贲远矣?」曰:「是不难,告子先我不动心。」 曰:「不动心有道乎?」曰:「有。 「北宫黝之养勇也: 不肤挠,不目逃;思以一毫挫於人,若挞之於市朝;不受於褐宽博,亦不受於万乘之君;视刺万乘之君,若刺褐夫:无严诸侯;恶声至,必反之。 「孟施舍之所养勇也,曰:『视不胜犹胜也;量敌而后进,虑胜而后会,是畏三军者也。舍岂能为必胜哉,能无惧而已矣!』 「孟施舍似曾子,北宫黝似子夏;夫二子之勇,未知其孰贤;然而孟施舍守约也。 「昔者曾子谓子让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於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孟施舍之守气,又不如曾子之守约也。」 曰:「敢问夫子之动心,与告子之不动心,可得闻与?」「告子曰:『不得於言,勿求於心;不得於心,勿求於气。』不得於心,勿求於气,可;不得於言,勿求於心,不可。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 「既曰:『志至焉,气次焉。』又曰:『持其志,无暴其气』者,何也?」 曰:「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今有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 「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矣。 「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於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 「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 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何谓知言?」曰:「□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生於其心,害於其政;发於其政,害於其事。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 「宰我子贡善为说辞,冉牛、闵子颜渊善言德行;孔子兼之,曰:『我於辞命,则不能也。』然则夫子既圣矣乎?」 曰:「恶,是何言也!昔者子贡问於孔子曰:『夫子圣矣乎?』 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 夫圣,孔子不居;是何言也!」 「昔者窃闻之:子夏、子游子张,皆有圣人之一体;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敢问所安?」 曰:「姑舍是。」 曰:「伯夷伊尹何如?」曰:「不同道。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伯夷也。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伊尹也。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也。皆古圣人也。吾未能有行焉;乃所愿,则学孔子也。」 「伯夷、伊尹於孔子,若是班乎?」曰:「否。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 曰:「然则有同与?」曰:「有。得百里之地而君之,皆能以朝诸侯有天下。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是则同。」 曰:「敢问其所以异?」曰:「宰我、子夏、有若,智足以知圣人,污不至阿其所好。 「宰我曰:『以予观於夫子,贤於尧、舜远矣。』 「子贡曰:『见其礼而知其政,闻其乐而知其德;由百世之后,等百世之王, 莫之能违也。自生民以来,未有夫子也。』 「有若曰:『岂惟民哉!麒麟之於走兽,凤凰之於飞鸟,泰山之於丘垤, 河海之於行潦:类也。圣人之於民,亦类也。出於其类。拔乎其萃。 自生民以来,未有盛於孔子也。』」 和浩然之气关系紧的一段: 「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矣。 「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於心,则馁矣。 翻译: 公孙丑问:"请问,老师长于哪一方面?" 孟子说:"我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辞,也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 公孙丑又问道:"请问什么叫做浩然之气呢?" 孟子说:"这就难以说得明白了.那一种气,最伟大,最刚强.用正义去培养它,一点不加伤害,就会充满上下四方,无所不在.那种气,必须与义和道配合;缺乏它,就没有力量了.那一种气,是由正义的经常积累所产生的,不是偶然的正义行为所能取得的.只要做一件于心有愧的事,那种气就会疲软了." 译文 (公孙丑问说):“请问先生在哪方面擅长?” (孟子)说:“我能理解别人言辞中表现出来的情志趋向,我善于培养我拥有的浩然之气。” (公孙丑)说:“请问什么叫浩然之气呢?” (孟子)说:“这难以说得明白。那浩然之气,最宏大最刚强,用正义去培养它而不用邪恶去伤害它,就可以使它充满天地之间无所不在。那浩然之气,与仁义和道德相配合辅助,不这样做,那么浩然之气就会像人得不到食物一样疲软衰竭。浩然之气是由正义在内心长期积累而形成的,不是通过偶然的正义行为来获取它的。自己的所作所为有不能心安理得的地方,则浩然之气就会衰竭。所以我说,告子不曾懂得什么是义,是因为把义看成是心外之物。一定要在心中有集义这件事而不要停止,心中不要忘记,不要用外力(违背规律地)帮助它成长。不要像宋人那样。宋国有个担心他的禾苗不长而拔起它们的人,疲倦地回到家。对家人说:‘今天我疲累之极啊,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的儿子跑到地里去看,禾苗都干枯了。天下人不犯这种拔苗助长错误的是很少的。认为养护庄稼没有用处而不去管它们的,是不给作物除草的人;帮助庄稼生长的,是这种拔苗助长的人。不仅仅没有益处,反而害死了庄稼。”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