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用药有什么注意事项和禁忌事项。

发布于2022-01-01 17:45:05

儿科用药的注意和禁忌事项,还有就是临床儿科常用药有哪些?

3个回答
admin
网友回答2022-01-01
  您好,儿童体质不同于成人,因此专业的儿童药品应运而生。近年来,专为儿童设计的配方、剂型不断增多,能够生产儿科药物的主流药厂有:上海强生三九医药太阳石药业、葵花(衡水)制药、南京先声、北京韩美、贵州益百、亚宝药业、江西仁和、哈药三精武汉健民、山东达因、广州奇星、北京首儿、海南康芝等药厂。   小儿在体格和器官发育等各方面不同于成人,故在儿科用药时要注意其特点。   ①儿童时期新陈代谢旺盛,药物在体内吸收、代谢、排泄的过程一般比成人为快;   ②小儿体液占体重的比例较成人大,水盐转换率高,极易出现水和电解质的调节失衡,故小儿对影响水盐代谢酸碱平衡的药物异常敏感,如用利尿药后易出现低钠血症低钾血症。水和电解质的变化又直接影响药物的吸收和代谢;   ③小儿消化系统、血液系统、肝、肾功能皆不完善,因此用药不当常易致副作用和中毒,年龄越小,用药就更要小心;   ④小儿抵抗力差,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和营养缺乏性疾病,许多疾病又反过来影响机体对药物的耐受能力;   ⑤小儿处于生长发育期,激素应用会影响其发育,某些中枢抑制药会影响其智力发育。   新生儿,特别是未成熟儿,肝、肾发育不成熟,功能不全,同时各种酶系统功能不完善,因此对那些在肝内进行生物转化及经肾脏排泄的药物格外敏感。如服用氯霉素治疗化脓性脑膜炎时,其用量为婴幼儿按体重计算之半量,否则可全身发灰、腹胀、呕吐、呼吸不规则、紫绀循环衰竭等,此即灰婴综合征。又新生儿胃酸分泌少,胃排空时间延长,肠蠕动不规则。这使某些药物的吸收增加或减少,如青霉素G、 氨苄青霉素、氟氯青霉素等口服后吸收的数量及速度增加,而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利福平、核黄素等吸收量减少;而地高辛、安定、磺胺增效剂、磺胺异?唑、头孢力新等在新生儿时期其吸收不受影响。另外水杨酸类维生素K3新生霉素磺胺类能从血浆蛋白部位把已经与其结合的胆红素竞争置换出来,被置换出来的游离胆红素易于通过血脑屏障而引起胆红素脑病,故在新生儿时期这些药物都必须慎用。总之,新生儿应尽量少用药物,用药物注意减量,用药时间不要过长。   婴幼儿选用药物时,首先要了解药物的立即反应。如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对胃肠道的刺激作用等,有时需要判断异常症状,如腹泻是药物引起还是感染等其他原因引起。婴儿血脑屏障不完善,对吗啡类尤其敏感,用之可致呼吸中枢抑制。其次要了解药物可能引起的延缓反应,如有些药物可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有些药物可引起免疫损伤性疾病等。   学龄前和学龄儿童易发生感染性疾病、各种意外及中毒。青春期内分泌系统发生急剧变化,生长发育出现第二个高峰,第二性征开始出现,用药时要注意药物的特殊中毒反应,如对骨髓的抑制作用、对内分泌腺的影响等。   1960年代,四环素类抗生素大量应用,能与新形成的骨、牙齿中所沉积的钙相螯合,而引起牙齿的色素沉重和牙釉质发育不全,这种牙易于发生龋齿。故现在8岁以下儿童禁用四环素。另外,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十分突出。糖苷类抗生素庆大霉素对肾脏和第Ⅷ对颅神经──听神经有毒性。年龄越小,肾功能越不完善,对这些药物排泄越慢,药物的血浆半衰期较成人长,造成的损害越严重。因此,链霉素或庆大霉素盲目注射,或用量过大,造成药物性肾炎和听神经损害,乃至肾功能衰竭或永久性听力下降和耳聋的事例常可见到。   不适当应用维生素和滥用“滋补药”也是违反儿童用药特点。如维生素 A,婴儿期每日需要1500~2000国际单位。儿童需要2000~4500国际单位,市售浓鱼肝油每毫升却含维生素A5000单位和维生素D5000单位。浓缩鱼肝油服用过多会引起维生素 A中毒。某些激素制品应用不当不但可造成内分泌紊乱,还可造成高血压及全身代谢障碍。   小儿用药剂量随年龄、体重变化,已有多种计算方法,目前较普遍采用按体重或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来确定药量。按体表面积计算既适用于成人,又适用于各年龄小儿,比较科学,但计算较繁杂。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为   体表面积=0.035(m2/kg)×体重(kg)+0.1(m2)若体重超过30kg,则每递增5kg、体表面积增加0.1m2,此方法不适用新生儿和早产儿。按体重计算较为简便。对未测量体重的儿童可按以下公式推算体重:   6个月前婴儿体重 月龄×0.6+3(kg)   7~12个月婴儿体重 月龄×0.8+3(kg)   1岁以上儿童体重 年龄×2+8(kg)   药物剂量(每日或每次) 剂量/kg/次(或日)×估计体重(kg)   此外,还有根据成人剂量折算的方法,计10多种。实际工作中,药物剂量受到多因素影响。一般初次使用时可先用较小剂量。对重危病人可根据既往经验适当应用较大剂量。以后根据病情及用药效果调整。   给药途径和方法对保证药物吸收和发挥药理作用殊关重要。对年长儿要鼓励口服。为了儿童服药方便可将药物制成水剂、乳剂或糖浆剂等剂型,不能吞咽或拒绝服药而又无法通过其他途径给药时,可由鼻饲管滴入或由肛门-直肠灌药;病情严重或药物只能供注射时可选择静脉或肌肉注射。选择适宜的给药途径,要根据病情、药物特性以及患儿年龄特点。应该宣传说服家长及医护、保教人员,不要迷信肌肉或静脉给药,因这可能增加药物中毒、过敏反应等危险。   要注意药品的配伍禁忌和用药的适应症。如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大都由病毒引起;怀疑细菌感染最好根据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有效抗生素。切忌不问轻重,不分病原,轻易采用2~3种抗生素的联合疗法。还要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这在静脉注射中尤为重要。   治疗中也要选用有效、价廉的药物。
admin
网友回答2022-01-01
你在儿科实习吗
admin
网友回答2022-01-01

本信息来源——发布时间:2008-03-10 安徽省医学协会信息中心,感谢作者!!!

小儿用药的特点及用药禁忌

  以前,小儿用药只要注射按年龄折算剂量就行了,其实不然,折算剂量固然重要,但对小儿的合理用药来说,差距尚远,由于小儿处于不断发育的时期,新陈代谢旺盛,血循环时间较短,肝肾功能尚不成熟,一般对药物排泄较快,同时随着年龄的增加,对药物的运转、分布、解毒、排泄等功能日趋完善,各期的用药特点也是不同的。

  1  新生儿用药特点

  新生儿皮肤薄,皮肤局部用药吸收较多,应注意引起中毒,药物经口服后,胃肠道吸收的差别很大,如氯霉素吸收慢,磺胺药可全部吸收,皮下和肌肉注射由于周围血循环不足往往影响药物吸收和分布,静脉吸收最快,药效可靠,有些药物如磺胺药应用后,引起新生儿黄疸加重,甚至侵入脑组织造成核黄疸,因此磺胺药不宜用于新生儿。由于新生儿肝脏发育不成熟,某些酶类缺乏,某些药物应用后可引起生命危险,如氯霉素可引起新生儿灰婴综合征,严重者可致死;新生儿肾功能发育不全,对巴比妥类、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等药物排泄缓慢,直到满月后,肾功能才逐渐完善,因此,一般新生儿用药量宜少,用药间隔应适当延长,同时用药也不宜过久,否则易发生中毒。

  2  婴幼儿期的用药特点

  出生后28天至满3周岁叫婴幼儿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吞咽能力差,大多数不会自服药品,口服给药要注意不要误入气管,特别是石蜡油等药物,误入后会引起吸入性肺炎。婴儿期的腹泻,不要过早应用止泻剂,以免肠内毒素吸收增加,病情加重;便秘时应从改善饮食着手,适当增加些含有纤维素的蔬菜、水果、蜂蜜等,不要一便秘就用泻药。吗啡、度冷丁等药物,容易引起中毒,抑制呼吸,一般不宜用;但该期对苯巴比妥、水合氯醛等镇静药,耐受性都较大,年龄愈大,剂量也相对偏大。

  3  儿童期用药特点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但机体尚未成熟,对药物的反应与成人有所不同。如对于镇静药阿托品、磺胺类药、激素药等的耐药性较大,酸碱类药物较易发生酸碱血症;应用利尿药较易引起低血钾、低血钠现象;应用大量或多种抗生素(尤其是口服广谱抗生素时)比较容易引起消化功能紊乱;四环素可使牙釉质发育不良,牙齿发黄,因此7岁以内忌用,用药时必须熟悉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发生反应及时采取措施。

  4  儿童用药的禁忌

  4.1  慎用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的药对小孩感冒发热,确有良好的解热镇痛作用,但是对12岁以下的儿童要慎用,英国卫生部门经多年调查,确认12岁以下儿童服用阿司匹林过量易患瑞氏综合征。瑞氏综合征开始时发热、惊厥,频繁呕吐,最后昏迷,肝功能受损害,很容易误诊为中毒性脑病或病毒性脑炎。儿童患流感、水痘时,服用阿司匹林导致瑞氏综合征的机会,比其他情况要高25倍。

  4.2  忌服维生素A  维生素A与骨骼的生长有关,它可以使软骨成熟,退变;维生素A不足时,可减慢骺软骨细胞的成熟过程,一个健康的小孩不会缺乏维生素A,故随便给小孩服用维生素A是错误的,维生素A服多了,可影响骨的发育,使软骨细胞造成不可逆的破坏,骨只长粗而不长长,使孩子成为一个长不高的矮子。

  4.3  忌服速效感冒胶囊  速效感冒胶囊,因其疗效快,服用方便而成为感冒药中的佼佼者。但是,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肝脏的解毒功能也不够健全,在感冒发热时若服用了速效感冒胶囊,易引起惊厥,可导致血小板减少,甚至肝脏损害。故婴幼儿感冒时,要忌服速效感冒胶囊。

  4.4  忌滥服补药  有些家长滥给孩子服用中药滋补剂现象,如服用人参、人参蜂王浆、冬虫夏草、北芪精等等,以为是为了孩子好,殊不知这些补剂把孩子推向了病态;男孩子口唇边汗毛变粗、变长,阴茎变粗,易勃起;女孩子乳房在八、九岁就开始增大,且有阴蒂增大等现象,这些由滥用补品而制造出来的性早熟,业已成为儿科的新疾病。目前医学界对此束手无策,医生深感棘手。

  4.5  新生儿忌用退热药  因为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很差,在服用退热药后,常可使体温突然降低,出现皮肤青紫,严重者还可出现便血、吐血、脐部出血、颅内出血等,可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因此,退热药(如阿司匹林、小儿退热片、A、P、C等)是新生儿的禁用药。处理新生儿发热的最好办法是物理降温退烧。

  4.6  忌用氨茶碱  非用不可时,应严格按医师指导掌握用量,超量会导致氨茶碱急性中毒,出现烦躁不安,出虚汗,心动过速,甚至休克死亡。

  4.7  忌滥用抗生素  抗生素虽有抑制细菌的突出作用,但人体的损害也是比较大的,主要是对肝、肾、听神经,甚至血液系统都有损害,小儿各个系统抑制机制发育尚未成熟,所以不要轻易服用,非用不可时,一定要控制用药量,不要长期使用。

  4.8  新生儿忌用的药  (1)氯丙嗪:可致麻痹性肠梗阻;(2)磺胺类:亚硝酸类,可产生高铁血红蛋白症,临床表现为缺氧性全身发紫。(3)奎宁:易发生血小板减少,临床表现为皮肤稍挤压即出现局部青紫。(4)伯氨喹啉:易引起溶血性贫血,表现为呼吸急促全身青紫,有血样尿。

  4.9  婴幼儿忌用药  (1)呋喃坦啶:(呋喃妥因)引起多发性神经炎,表现为手、足、皮肤麻、胀、痛感或蚁行感,并逐渐向躯干伸延,严重时手拿不住东西,足背抬不起来,感觉全部消失,皮肤粗糙,冰凉、不出汗。(2)肾上腺皮质激素:可致脑水肿,引起胃溃疡、肠黏膜坏死或穿孔、骨质疏松、眼晶状体突出、高血压。(3)甘草制剂和麻黄素。(4)维生素D,服用不宜过多,否则引起婴儿高血压。(5)肼苯哒嗪:可致红斑性狼疮综合征。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