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宰相”和“丞相”是一个概念吗?

发布于2022-01-04 19:51:40
3个回答
admin
网友回答2022-01-04

在古代,丞相身居高位唯一能管住他的是皇上,下面就是满朝的文武百官。丞相是帮助皇帝处理一些朝中的事务,是皇帝身边不可或缺的一位重臣。而宰相,大家肯定会认为他和丞相没有区别。但是事实上,他们是有差别的。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他们的差别到底在哪里?首先,丞相是官职,而宰相是口语。大家往往会认为宰相和丞相没有什么区别。但是据历史记载,丞相是官方用语,是对一个官职的称谓。而宰相只是我们习惯性地称为,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位置。早在战国时候,丞相一职便出现过。各路诸侯都设立了相国,辅助皇上处理朝政。

但是相国和丞相并不是同一个人,战国时代丞相只是辅助相国的,到了后期丞相才正式拥有了相国的权利,真正成为了至高无上的职位,仅在皇帝之下。秦在统一六国之后,仍然设立丞相一职,辅助皇帝处理朝务。正有了丞相这个官职只在皇帝之下,所以才有丞相位高权重的特性。但是丞相这一官职并没有一直在历史上出现。在哀帝时,丞相一词被改为了司徒。至此丞相一职就几乎没有出现过,直到唐代丞相才又再一次出现,再到明太祖时期丞相一职才在历史上消失。

而宰相的出现几乎和丞相同一时期。春秋战国时候,就有人对宰相记载:如果皇帝要接受天谴,那么宰相要代替皇上接受惩罚。只不过宰相不是一个官职,宰相本身的意思就有监管辅佐,所以人们一般用宰相来称谓那些辅佐君王的人。

曾经就有人对宰相的本质做了一个定义。如果一个人有这些权利:第一,皇帝必须愿意与此人共商国是。第二,可以督促百官执行朝务。那这个人就可以被称为宰相。如果按照祝总斌所说的,那么汉代的丞相便可以用宰相来称谓。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并不是只有丞相可以称为宰相。尚书省、同平章事都可以被称为宰相,但是如果不满足祝总斌所说的两个标准,也同样不能称为宰相。比如说清朝军机大臣虽然权力很大,但是无法称为宰相。

综上,丞相和宰相并不是同一个概念。所以只要官职是丞相一职我们都可以把它叫做宰相。还有就是不仅仅只有丞相可以被叫做宰相,其他官职也有被称为宰相的情况。

admin
网友回答2022-01-04

“丞相为官名,宰相为一种制度。二者的区别为:丞相是中国古代正式官名,三国以后一般指皇帝下面的最高行政官,辅佐皇帝总理百政的官员即百官之长。宰相是中国古代对于辅佐君主并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官员的一种俗称,不是具体的官名。宰相不一定是丞相,宰相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官职对应。”

admin
网友回答2022-01-04

宰相和丞相意思到底一不一样,如果一样,为什么有时人们说宰相而有时说丞相,如果不一样,那它们之间的区别又在哪里呢?

要弄清楚它们之间的区别,我们还得具体分析这两种称谓。

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宰相"这个名称就已经出现了,从字义上看,"宰"代表着主宰,有管理之意,而"相"则是"相礼之人",有着辅佐的含义,将这两个字连在一起,就是辅佐君主管理的意思。

"宰"在商朝时就已经作为官名被使用了,不过当时的宰只不过是一种负责管理的祭祀、家务和奴隶等事务的小官,就如同如今的"管家"一般。对于"家天下"时代的帝王来说,宰相辅佐治理天下,也确实可以看作类似于管家一般的角色。

至于"相"得到使用,则是春秋时期,像管仲就被齐桓公封为齐国相,当时,不少君主都会选拔贤能之人当自己国家的相,这其实和宰相已经非常接近和类似了。
宰相并非一个固定的官名,而是对所有君王以下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所以不管是丞相、相国、相邦还是之后名目繁杂的尚书令、同平章事、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等等,只要是当时国家的二把手,就能够被称之为宰相。

其实,我国历史上丞相和宰相称谓的演变确实有些复杂,大体来说,丞相是一个具体的官名,而宰相则是一种身份的通称。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