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听力损失程度,导致不同的康复效果,助听效果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1.残余听力越多,助听效果就越好,也就是越早配助听器效果越好,不光是听力损失的问题,最大的原因是患者对言语的理解能力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下降。
2.耳聋性质,通常传导性聋患者的助听效果就比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的好。
3.助听器本身,比如音质、技术特性,还包括验配师调试技术和辅导等等;患者的适应能力,有些人戴上后能够马上适应助听器放大的声音,从而改善听力,而有些则需1-3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存在的个体的差异。
4.对于看电视和听收音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一半左右的人认为不太满意。因为,电视与收音机放出的声音信号已经与原有的声音不同,这种改变本质上是一种“失真”;而通过助听器放大后的声音信号会再次改变、再次“失真”。两次“失真”导致一部分使用者“听不太清楚”。现在许多节目主持人语速很快,如果配有字幕就可以对照理解,如果没有,听懂就很困难了。
5.助听器虽然有许多先进的降噪功能,但还没有聪明到只放大使用者希望听取的信号。因此,助听器的使用有一个“有效”距离,大约为2米以内;具有指向性。
6.开大会的时候,配戴助听器效果难以保障。因为,既有“两次失真”的问题,又有“距离”的问题。如果会场上乱哄哄,效果就更差。餐厅里七八个人在一起你一嘴我一嘴地聊天,也会影响助听器的效果。但是,如果双耳配戴助听器,效果会好得多。
效果不好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自己选配的助听器档次是不是匹配,自己的听力状况选择的是否适合,言语分辨率下降的多少了,助听器的调试是不是到位呢?可以选择正规的听力机构去评估一下助听器,看看还有没有解决的办法。
老人听得到,听不清,跟老人的言语分辨能力有关,再次老人家反应迟缓些,平时与老人说话时语速放慢些,老人听得会清楚些,平常看电视还是要结合字幕,与他人交流结合唇语,慢慢的去锻炼老人的听觉功能,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影响助听器使用效果的原因很多:1.助听器性能不够2.助听器的调试3自身听觉的问题助听器只是一种辅助工具,负责听到,听清,听明白一定要和大脑一起分辨的,到听力中心看看是哪方面的原因吧,建议到听力中心,做个言语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