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秋节即将到来的作文

发布于2022-01-13 02:47:10
3个回答
admin
网友回答2022-01-13
转眼间暑假就快要结束了,妈妈说9月19日就是中秋节了,于是我开始迫不及待地盼望,可以全家赏月、吃月饼。 还记得小的时候,我爱听妈妈和我讲月亮的故事。什么嫦娥奔月啊,什么月亮女神啊!所以从小我就对月亮充满了好奇!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圆圆的月光之下,圆圆的月饼,大家围坐在一起赏月,那种浓浓的亲情是多么幸福啊!所以大家更要好好珍惜! 当然我最盼望的还是吃好吃的月饼。每年妈妈都会为家人准备好多月饼一起分享,有豆沙的,有肉松的,有蛋黄的……叫上爸爸和爷爷奶奶,坐在阳台上看着月亮吃月饼。还记得我幼时会背的第一首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多美的意境啊! 真盼望这个美好的举国欢庆的传统节日啊!
admin
网友回答2022-01-13
中秋节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来了,它给人们带来快乐;带来兴奋;带来各种各样欢歌笑语,我爱中秋节。 时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刹那间,已经是2009年了,今年又是我们祖国60岁生日。在这每一年中,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它们代表着不同意义,给人们带来无限喜悦,给时间增添一丝微笑,就让我们尽情地欢乐吧!   中秋节——我的最爱。今年,我特别高兴,因为有姐姐的陪伴,让我感到温暖,月亮圆圆的,随着皎洁的月光,我更加欢乐,在这欢乐的节日里,我懂得了亲情的含义,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拥有了亲情的幸福,我甜丝丝的笑了。   15那天,妈妈去上街,我和小妹、大姐在家,等待着落日的消失,这样就可以吃团圆的月饼了,落日终于消失了,妈妈到家了,这时我的嘴好谗呀,逼着妈妈要吃月饼,妈妈无可奈何地答应了,我见妈妈拿出一个又大又圆的月饼来,切成五半,我便迫不及待的拿了一块,笑眯眯的走了,那时我的心里无比的高兴,因为那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节日,亲人团圆了,中秋啊中秋,你到底蕴涵着什么?   当年,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廷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实际上,中秋节只是一个节日,它主要是让每一家的亲人团圆,月饼是圆的,人也应该像月饼一样圆罢了,今年的中秋节,我真的感到好高兴,好幸福,我拥有了人生第一次幸福的节日,我高兴得欢蹦乱跳,欢乐的—中秋节。   让我们张开双臂去迎接下一年的中秋节吧! 中秋节  中秋节的时候大家都要边吃月饼边赏月,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我来告诉你吧!   中秋节中国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处于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故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三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古人赋予月亮许多传说,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奔月,丰富的想象力为月宫世界描绘了一幅幅斑驳陆离的胜景。自汉至唐,墨客骚人纷纷吟咏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圆时成为抒发感情的极佳时刻。至北宋太宗年间,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取意于三秋之正中,届时万民同庆。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 中秋节 适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见一轮圆月,但不是我们常说的一轮皎洁的圆月,天空中有层层清云,如烟似雾,弥蒙在月光下。月晕恰恰是这圆月与清云的红娘,牵于二者之间,淡淡的点上一圈,既不喧宾夺主,又有万般娇态。 有人说,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圆月如西子之明眸。这似明眸的圆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实为不妥,谚语有“八月十五云遮月”之说。云生月隐,神秘、迷离。此中秋圆月虽不及西子之善睐明眸,却独具情调。 我愿随月在云中漫步,听她讲古老的传说;也愿站在静处悄悄凝望。不过,这一切都化为柔和的月光洒在我身上。这才是真实的接触,是老朋友的祝福。许多人愿意在屋中欢饮度过这中秋之夜,而我却更喜欢在宁谧的夜晚,在高高的阳台或户外倾听月的歌声,感受“月中清**朝夜”。 我曾读过唐人曹松的《中秋对月》中“直到天头无尽处, 不曾私照一人家”的诗句,也曾看过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的绝对,还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这些难得的佳作中曹松的诗抒发的是不平,《峨眉山月歌》抒发对故友的思念,朱先生的文章抒发哀愁。他们均写月,写月的无私公平普照大地,写月的淡淡月光给人的安慰,纵然其中并非都是中秋圆月。月亮从古至今都是思念、温柔、恬静的象征。尤其是中秋圆月,多少诗人睹物生情,写下传世之作;又有多少离别之人的惆怅。而我却没有这样的哀愁,我记起*的地震,它牵动着我也牵动着亿万炎黄赤子的心,一片片温暖跨海传情。中秋的月好象也正为此感人之举默默流泪。她,繁忙的信差,祖国人民的安慰由她传达。那么,原来思念、温柔、美好、恬静的象征中,更应添上一笔关爱和帮助,使无助的人看到她就想到希望,想到明天的美好。这月光虽不及太阳炽热的光芒,但却更能唤起联想——在困难之时,定有人伸出无私的手,给你帮助和温暖。这联想不是对世俗的乞求,而是我们这生活在地球上的一类年轻生命的本性——人性。大海纳百川,这中秋圆月仿佛是平静的大海吸收这每个人的思索,在她的温柔恬静中,思索的波涛也在缓缓地释放,化成云雾环绕其周。这是意境,注入新象征的意境。 愿这意境荡涤我陈旧的思想,冲刷掉世间的不平。或许你对这圆月还有些古老的思索,朋友,请开启你思维的闸门,畅想明天,畅想属于自己的“心月”吧。
admin
网友回答2022-01-13

即将到来的中秋节

近日,有一位河南诗人在自己的博客上倡议,在这个万家团圆的日子,关灯一小时,让喧嚣的城市沉静下来,“请市长熄灭公共场合的所有灯光,让甘露般的月光洒在我们的心上,哦,什么都不要说什么都不要去想,月亮看着我们,我们看着月亮……”这篇博客被河南媒体编成了一条新闻刊出,该博客点击量也迅速飙升。跟帖的网友们或赞成或反对,莫衷一是。而福建省环保志愿者协会则向全社会发出倡议:“中秋夜,让我们一起关灯,到公共场所共同赏月,过一个既环保又诗意的中秋节。” 该协会副会长郑棣健说,今年是第一个放假的中秋节,为了让传统的节日更具风味,大家不妨回归传统,关灯赏月。 他们的建议得到了该省天文学协会的大力支持。该会副秘书长潘小清说,城市里的光污染越来越严重,我们已经很难看到真正的夜空。每当夜幕降临后,城市里华灯璀璨,城市高楼探照灯等强投光灯具和激光灯向天空投射,不少高层建筑大量采用反光玻璃或反光建筑材料做外部装饰,月亮的光芒都被遮盖了。在有些时候,人们甚至看不见月亮。在中秋的夜晚,如果大家都能关上灯,走到户外场所,重新欣赏美丽的月色,将会是对中秋节最好的纪念。目前,很多市民纷纷响应省环保志愿者协会的倡议。 不过,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葛剑雄则认为,现在若建议整个城市都关灯赏月过中秋,诗人的浪漫情怀是可以理解的,但操作却有具体障碍。一是无灯之城的安全问题,二是“月有阴晴圆缺”,雨了阴了云遮月亮了怎么办?这是一件无法统一操作的事情。 他认为,现代人过中秋,赏月,更多的是去记取一份文化记忆,记取一份几千年的文化传承。现在有关部门定出专门的假期,如果仅仅是休息一天就没有意义了,应该创造一些新的建议,除了月饼、吃毛豆、芋艿外,让国人体悟一些文化意义,多一些世俗的欢乐。他说,有人问为什么西方的节日长盛不衰,其实西方的节日是有宗教背景的,而我们的中秋、清明、端午、春节等等,都属于世俗性的节日,这是需要许多人参与的活动,“所谓节日,就是大多数人的快乐,大多数人觉得在这一天有快乐的事情做,才是公众的节日,否则就是一天休息而已。”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