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是什么年代出现的~

发布于2022-01-13 00:50:19
2个回答
admin
网友回答2022-01-13
和尚一词,在中国人的观念中,正像出家人的身分一样:「上共君王并座,下   与乞丐同行」。既是尊贵的,也是卑贱的。大丛林的一寺之主,称为方丈和尚,该   是多么的尊严;乡愚唯恐生儿不育,也给取名叫做和尚,把和尚一词,看作阿毛阿   狗同例,该是何等的下贱!   和尚是甚么意思呢?一般人的解释是「和中最上」,或者是「以和为尚」,因   为佛教的出家人,要过「六和敬」的僧团生活,那就是: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   和同均、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这又称为「六和合」。所以他们的解释   ,似乎也有理由。   但是,当我们追根寻源,找出了「和尚」的出发点时,上面这一解释,就要不   攻自破了。   和尚一词,纯由于西域语言的音转而来,在印度,通称世俗间的博士为「乌邪   」,到了于阗国则称和社或和□(Khosha),到了中国则译成了和尚(见寄归传及   秘藏记本)。所以在印度的外道也有和尚及和尚尼的(杂阿含卷九.二五三及二五   五等)。   可见和尚一词,并非佛教的专有名词,但在佛教,确有它的根据,佛教的律藏   ,称剃度师及传戒师为邬波驮耶( Upadhyaya),「和□」一词,就是根据这个而   来,「和尚」一词,更是汉文的讹误,最早见于汉文中的,可能是石勒崇信佛图澄   而号佛图澄为「大和尚」。   但在律中往往不用和尚,而用「和上」以别于流俗的讹误,因为,依照邬波驮   耶的原意,应当译为亲教师,也唯有受了比丘戒十年以上,并且熟知比丘及比丘尼   的二部大律之后,才有资格为人剃度、为人授戒、而被称为邬波驮耶。这既不同于   印度俗称博士的乌邪,更不同于中国误传的和尚──老僧是老和尚,小沙弥是小和   尚,乃至阿毛阿狗恐怕长不大,也可取名叫和尚。
admin
网友回答2022-01-13
唐以后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