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螺杆的基本型式及主要参数 一般螺杆分为三段即加料段,压缩段,均化段。 加料段——底经较小,主要作用是输送原料给后段,因此主要是输送能力问题,参数(L1,h1),h1=(0.12-0.14)D。 压缩段——底经变化,主要作用是压实、熔融物料,建立压力。参数压缩比ε=h1/h3及L2。准确应以渐变度A=(h1-h3)/L2。 均化段(计量段)——将压缩段已熔物料定量定温地挤到螺杆最前端、参数(L3,h3),h3=(0.05-0.07)D。 对整条螺杆而言,参数L/D-长径比 L/D利弊:L/D与转速n,是螺杆塑化能力及效果的重要因素,L/D大则物料在机筒里停留时间长,有利于塑化,同时压力流、漏流减少,提高了塑化能力,同时对温度分布要求较高的物料有利,但大之后,对制造装配使用上又有负面影响,一般L/D为(18~20),但目前有加大的趋势。 其它螺距S,螺旋升角φ=πDtgφ,一般D=S,则φ=17°40′。 φ对塑化能力有影响,一般来说φ大一些则输送速度快一些,因此,物料形状不同,其φ也有变化。粉料可取φ=25°左右,圆柱料φ=17°左右,方块料φ=15°左右,但φ的不同,对加工而言,也比较困难,所以一般φ取17°40′。 棱宽e,对粘度小的物料而言,e尽量取大一些,太小易漏流,但太大会增加动力消耗,易过热,e=(0.08~0.12)D。 总而言之,在目前情况下,因缺乏必要的试验手段,对螺杆的设计并没有完整的设计手段。大部分都要根据不同的物料性质,凭经验制订参数以满足不同的需要,各厂大致都一样。
1、螺杆应能紧贴着扫过整个螺杆内表面,以获得良好的热传导、混炼效果和窄的滞留分布时间。
2、螺杆和料筒(炮筒)之间的径向间隙应小于0.003倍螺杆直径。
3、采用流线型设计,避免死角。
4、当塑料中含有需要高应力粉碎的固体填料颗粒时,则还要选用分散混合单元。分散混合单元同样可保证未熔融塑料颗粒不被输送至螺杆端部。因而,即使塑料中没有固体填料颗粒,分散混合单元也是很有用的。
5、分布混合段的配置应综合考虑减少稠度的差别和熔体温度的不均匀,首选的混合段位置是在螺杆的端部。
6、当塑料中合有密蚀性填料,如二氧化蚀、玻璃等等,螺杆和料筒(炮筒)应由耐磨材料制成。
7、当挤出PVC、氟塑料或其他能使暴露的金屑表面遭到腐蚀的塑料时,螺杆、料筒(炮筒)和机头应用耐腐蚀材料制造。
8、混合段应有低的压降和优良的向前泵送能力。
9、为了改善物料的输送性能和减少挂料,螺纹槽底圆角的半径应大些,而多螺纹和小螺距应避免采用,减小螺杆摩擦和改善输送能力。
10、当螺杆使用涂层时,具有低摩擦性的涂层应优先考虑。这会改善螺杆的输送性能,导致更高的产量和更好的稳定性,并且螺杆也较易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