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电影的观后感

发布于2022-01-04 19:22:05

600字一定要自己写的

2个回答
admin
网友回答2022-01-04
前些天刚刚看完《孔子》影院归来。一部没有刻意讨好观众的猎奇心理的艺术片,那种带给人的感动是渐行渐远却永不消失的,是持久的,一如孔子的思想,2000多年的大浪淘沙,物换星移,它的伟大之处在于它并不是越来越崇高,相反的,确实越来越平易,主导着我们的生活,却不被我们所察觉。   《孔子》绝对值得细细欣赏的原因大致有三:1.周润发的表演。胡玫导演的最终选择是正确的。唯一一个能驾驭各个角色香港“演员”,为何这么说,因为大多数香港演员都只能在某种特定的人物个性中去本色演绎,如梁朝伟,他只能演忧郁、深沉...演别的无法看;再如张国荣,哥哥只能饰演些“歇斯底里精神分裂”等,如果演其他也是无法欣赏的;另大哥和李连杰,那更不用谈了,他们演的属于没角色,就是“本色”演出;星爷也不例外,只有夸张肢体和澎湃的语言;华仔更不用说了,演了几十年,总是那副“老青头”摆拽的形象...唉,细数也只有周润发先生属于真正的演员,他可以演绎不同的人物性格,可谓“亦文亦武”。回想文强的霸气和内敛、小马哥的执着和压抑、高进的气质和震撼、八星报喜中的诙谐与幽默、李慕白的沧桑和深情等等。。。因此看演技,还得看集口碑、票房、演技、人品、人气一身的发哥啊!孔子必看之人---周润发。如果真换了内地著名演古人“科班”出身演员饰演孔子,那百分之八十人不会去电影院看了!“孔子的思想”只能偶尔在PPS中不经意地被人看到了!真如陈建斌说:发哥演孔子是争议最少且最好的演员了。   2.孔子的题材。孔子是个我们从小早就听说,但从来不很清楚地了解的古人。基本上我们所了解的也就是教科书上的几篇文章,对其人,对其事真正了解的少之又少,更何况我们了解的也不外乎历史文官的记载,真伪难辨,谁也不知道他的真正事迹,现今人几乎也没提起更多兴趣去了解他,然可肯定,孔子这名字基本妇孺皆知的,突然有人要拍这么部电影,还是有很多人想去看看到底是个啥?厚重的历史题材也使我不得不去一睹为快!   3.导演的功力。作为一个女导演,有着人类本能上弱于男性的缺陷,拍电影毕竟也是个压力大、周期长、耗精神、相当累的差事,更何况拍孔子,孔子的圣人形象已成定型,如拍地过了,估计全国人民和管理层要骂淹死她;如拍地平淡,肯定电影院里哈欠声一片或中途不悦离场。试想孔子这个题材真得很难拍,这么短的两个小时要把孔子的思想、历史概况、弟子受教、坎坷经历等等紧凑地拍出来真的很难很难,需胡玫的导演的判断力来细腻地分析各个镜头的组切。人物的特写、近镜中远镜全镜头的各个切换组合,如何有利于表达影片主题,演员的内心及眼神地表达、肢体语言的运用、美丽的背景的相互交融等等,我觉得看孔子,也是看胡玫的表演,是她在讲故事给我“看”,是她的理解来表达孔子。纵观国内导演拍大片的走向,还没人敢拍这种基本“无票房”的亏本历史剧情片,这次胡玫她做到了,我很佩服她的勇气,胡玫真的是在豪“赌”1.5亿啊!因此冲胡玫是个女导演来导这部片子,我说啥也要去看看了!   发哥眼神、肢体、言语、面部表情,陈建斌的动作、声势、言辞...鲁君、南子、弟子等等表演令我应接不暇地欣赏体会着,很过瘾,情节也跌宕起伏,不知不觉看着情节流泪了,呵呵,还好,真如发哥说的,不哭还是人吗?我是人,不是神!从这部影片看出来,国内的管理层及艺术家们的思维开始有了转折点,以往拍这种历史题材,肯定是类似于“样板戏”,圣人就要拍的像仙人或和尚,要六根清净;坏人拍的一看就想痛揍他。进步了,胡玫把电影拍的更真实了,让所谓的“圣人”都走下神坛了,来贴近百姓的视角。另外我对孔子的学说一无所知,但这部影片我影响颇深的几个观点我有了深深地体会,大致如:当客观实际无法改变的话,只有心里去体会改变适应其;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不要强行加于别人去做(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看玩这部电影也终于明白些道理,不错啊!以前对这些话都是似懂非懂的!   《孔子》不管最后的票房如何,都是一部诚意之作,就像当年《肖申克的救赎》虽然惜败于奥斯卡的奖杯,却依然不能掩饰其光辉,票房对于那些商业大片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们除了票房之外能够留下给后世的一无所有,而《孔子》不是这样,它带给我们太多精神上的慰藉和感悟,在起这个物欲横流的电影市场很少有一部电影有勇气能做到这一点!票房,重要么?
admin
网友回答2022-01-04
孔子》上映已经几天,观众的反应截然分为两派,以专家学者为首的一派力挺之,而普通的观影者则力拍之,他们感到这部影片平平无奇,之前看到发哥又是下跪又是掉泪,以为会很好,结果看完之后发现自己被发哥忽悠了。这个结果让我既有些意外,又觉得是在情理之中。   说是意外,是因为《孔子》这个电影就类似于丹、易中天的讲座,都是想把传统文化的知识以一种轻松的形式传递给大家。但于丹和易中天收到的是普通观众的热烈追捧和学术界的阵阵鄙视。具有同样性质的《孔子》却得到了相反的待遇。说是情理之中,则是因为我也算是半个专业人士,我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在几个地方流下了眼泪,我可以说,我确实是被这部影片感动了。   一处是孔子厄于陈蔡,影片设计了一个师徒众人分一碗马肉汤的情节,这一情节属于电影的常用桥段,感人度并不高。但当我看到师徒众人在寒风中高歌起舞时,我突然想到了那句“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又想到了孔子对颜回的那句评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联想及此,我才恍然,原来这马肉汤和师徒狂舞的情节正是从这句话中来的。   第二处是子路结缨而死,影片在背景旁白那里出了个小纰漏,不太符合《史记》的记载。电影里说的是,子路是为了保护卫出公出奔才死的,其实在子路赶到之前卫出公早就已经流亡到鲁国了,子路是去讨说法的。但我并没有在意这一点小纰漏,因为电影中的这一幕勾起了我对子路之死的怆痛之情。孔子曾经说过:“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君子死义,这一句评语足以告慰子路的亡魂,使我们看到儒家士人的刚烈一面。   第三处是颜回英年早逝,古籍中没有说清楚颜回的死因,只是说他英年早逝。于是,电影就利用了这样的史实空白,为颜回找到了一个死因,就是为抢救圣人竹书而冻死于冰河之中。在电影中,颜回死后,孔子一直紧紧地抱住他的尸体,我以为,此时应当出现那句著名的“天丧予!天丧予!”了,但并没有,孔子始终一语不发,呆坐在那里,茫然如求,若有所思。这一场景使我想起了《诗经·黍离》中的那句“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毛诗说《黍离》是闵宗周之衰,三家诗却说是悼亡诗。)孔子爱颜回甚至比爱他的儿子还要多一些,因为儿子只能传承血脉,颜回却可以传他的大道。而在影片中,颜回爱孔子的大道多过爱自己的生命,现代人可能不能理解,一个人为什么要为几捆竹简死去活来。文献专业出身的人却能够深切地感受到文化的传承是多么不易,有时就是靠那几捆竹简来存亡继绝。颜回一死,孔子便觉得是天将丧我。但孔子还说过一句名言:“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其实就和他传道于天下的精神多少有点违背。真的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吗?其实,在孔子看来,应该是“生无所息”,君子传道,死而不已。   第四处是子见南子,这是本片中最大的噱头,也是最受人争议之处。但我觉得这没什么可非议的,反正古代典籍中,孔子的八卦早已有之。汉代的大儒就用孔子追求楚女的故事来解释什么叫“汉有游女,不可求思”。这里最让我动容的,不是什么八卦,而是南子对孔子的理解。“世人能够理解夫子的痛苦,却不能理解夫子在痛苦中领悟到的境界。”这句话深深地感动了我。我想这可能也是编剧和导演留下的一个巨大的讽刺,居然让一个淫乱的女人成为圣人的知己。无论在当时还是在后来漫长的历史中,人们对孔子的误解从没有中断。电影的最后,孔子吩咐弟子将整理好的《春秋》呈送鲁公,便面向着夕阳,溘然长逝。在他死前,他留下了这样一句话:“世人理解我,是因为这部书;误解我,也是因为这部书。”孔子号称“述而不作”,对《诗》、《书》、《礼》、《乐》四部经典只是传习、授受,对《周易》也只是晚年的喜好,有没有传人还有悬疑,而《春秋》本不是周代贵族之所习,只是鲁国一国的史书,孔子却对它情有独钟,在这部书用力最多,也暗含了自己的政治理想。所以后人才能够演说出无数的“微言大义”,孟子也说《春秋》一书使“乱臣贼子惧”。孔子的理想就是建立一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使人们各安其位,在其位,谋其政。而这些思想都用“春秋笔法”加以体现。世人理解他,因为一部《春秋》;世人误解他,也因为一部《春秋》。这使我想到了《论语》开篇的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小时候学到这句时,不能理解,孔子为何要将学习、交友与涵养功夫放到一起来说,好像是前言不搭后语。但后来才明白,“学而时习之”便是君子传道,死而不已;“有朋自远方来”便是世人对他的理解;“人不知而不愠”便是后人对他的误解。   看过这部电影,这四处最能令我感动。君子固穷、君子死义、君子传道以及君子不愠,这便是一部《论语》,这便是一个孔子。可能,真正令我感动的,不是电影,而是电影所能唤起的文化共鸣。

回到
顶部